萍乡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欢迎您!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师生文苑   >   正文

上栗游记

信息类别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5-23 14:12:16

五月提着青色裙裾涉水而来,将整个季节踩成深浅不一的绿。晨曦的清爽似诉说着春日的欲说还休 ,直至暖风终于酝酿出无限生机,幼夏蛰伏的青绿色的梦,再被唤醒。

当阳光爬上教学楼的一角,我们一行人上车自萍院去往上栗县。向北而去,窗外景色逐渐从城市变为田野。途中,我们与李汝启先生会合,共同前往杨岐山。

山路盘旋急上,竹林在窗外掠过,偶有人家。进入景区,首见是寿桃峰,刘炳韩先生诗曰:“岐峰万仞峭摩空,瀑泻云生点缀工。”,可见其险。步行于山道,仰时竹影婆娑见朱墙,便是普通寺了。山门处有刘禹锡手书的乘广禅师碑,历经千年碑文虽已模糊,但仍可见其笔力沉雄。殿后有唐柏,传为甄叔禅师倒栽所活,也流传有"枝叶垂地,我当重来"的佛偈。

在寺后山间,文廷式墓坐落于此,其旁有着“青简尚新,宿草将列;鸱鹑东徒,松柏成行”的对联。在此,我们也祭拜了这位伟大的诗人。

午时,抵达瑶金山寺。山门处,洪武旧题的"敕封第一瑶金山"匾额犹存,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辉煌。我们在此参观了瑶金三宝中的两宝,瑶金山玉佛和古罗汉松。历时千四百余年,古罗汉松依旧郁郁葱葱,御史大夫邹元标亲手题碑“唐开元年植古罗汉松”也仍是清晰可见。我们在此稍作休憩,并用素斋。不可否认,寺内似是有着某种魔力,可让烦躁的心绪平息,空闲时若来此,也不失为一种享受。

午后不久,行至麻石街。在这个偏僻且不显眼的地方,却发生过一场浩浩荡荡的起义,在历史书页留下了光辉一笔。这里有着一座龙王庙,同样是是著名的萍、浏、醴起义旧址。1906年丙午首义,龚春台在此聚义两万众,廖叔宝白巾佩刀,在此杀向上栗市。而今,麻石街略显沉寂。或许历史就是这样,轰轰烈烈的事情,最后都变成了风景。

最后一站,是小西湖。这里的水并不清澈,但却养育者鱼群,吸引了无数垂者。我们登上廊桥,李先生为我们讲述了悬挂在这里的对联。坐在廊桥长椅上,吹着湖风,别有一番滋味,就好似是湖风洗去了一身的疲劳。虽说幼夏是暖风原似酒,但在湖上,确是无比清凉。或许是午后炎热,或许是我们倦了,大家并没有多大的热情。等到车上归途,又无比留恋在廊桥上的时光。

至此,在上栗的旅途也就结束了。此番经历,见了古寺唐柏,也观摩了传奇的起义。这些是历史在山水间的回响,也是我们恍惚中的一刹那。一日的山水悄然留在了身后,也像是一本书,翻到了最后一页。

供稿:李文祥


版权:萍乡学院 地址: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北大道211号 邮编:337055  联系电话:0799-6684899  备案序号:赣ICP备12002309号